鹦鹉鱼身上掉鳞怎么办
ID:2482142025-03-05关注人数:3205
鹦鹉鱼身上掉鳞怎么办
首先要搞清楚鹦鹉鱼身上掉鳞的原因,然后再进行治疗,比如:

1、赤皮病
赤皮病会致使鹦鹉鱼掉鳞。如果鱼缸消毒不彻底,水质就会比较差,水体中就可能会有病菌,如果鹦鹉鱼外皮稍有一点破损,细菌就会长驱直入,引起赤皮病。
治疗方法:可以投喂磺胺噻唑给鹦鹉鱼,连续用药6天,病情就会好转。
2、打架
新的鹦鹉鱼刚入缸后,原缸中的鱼无法容纳它,就会发生打斗事件,打斗过程中容易使鹦鹉鱼掉鳞。
治疗方法:建议将爱攻击鹦鹉鱼的鱼捞出来单独喂养。掉鳞了的鹦鹉鱼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单独静养。
鹦鹉鱼肠炎的症状
鹦鹉鱼得的肠炎分很多种类型,表现出的症状也不一样,具体如下:
1、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

这种类型的肠炎最大的特征是腹涨,粪便多为脓样白便,也有拖便的。
2、内寄引起的肠炎
此类肠炎,会导致鹦鹉鱼厌食或拒食,很少有便,或呈脓样白便。
3、水质变化过大引起的肠炎
此类肠炎,鹦鹉鱼的表现是体色发黑、缩鳍、聚堆。粪便表现为拖便,最长可达10公分左右。
4、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:
得了这类肠炎的鹦鹉鱼,通常表现为厌食或拒食,神态呆滞,有时伴有体色变暗或发黑的情况,粪便多数为散便,或呈脓样白便。
鹦鹉鱼水温多少合适
鹦鹉鱼对温度适应性较强,在20-30℃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。同时,鹦鹉鱼又对温度相当敏感,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,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,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。所以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1-35度,以25-30℃最好。此外,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.5℃。
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鹦鹉鱼的生活习性吧!
鹦鹉鱼栖息在礁沙混合区,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水面下30-50厘米的深度中。鹦鹉鱼受惊吓时会躲入沙中,夜晚潜沙而眠,属肉食性,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,鹦鹉鱼的嘴里上下都有一排牙齿,鹦鹉鱼可以咬动坚硬的珊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