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犬什么时候体内驱虫
幼犬什么时候体内驱虫
如果幼犬没有相关的感染寄生虫的症状,比如腹泻、呕吐、食欲增加、被毛粗糙等,那么可以等到幼犬50日龄到2月龄左右时再做体内驱虫。如果幼犬已经出现相关的症状,那么建议1月龄以上或者体重大于1千克以后再做体内驱虫。因为体内驱虫药物对幼犬的肠道刺激较大,容易诱发比较严重的药物反应。幼犬体内驱虫多使用含有芬苯达唑成分的药物,因为这种药物对幼犬肠胃的刺激很小,不容易诱发不良反应。最后,幼年时期的狗狗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,这样可以降低体内蛔虫、绦虫等寄生虫感染的几率。

怎么给幼犬体内驱虫
幼狗体内体外驱虫方法如下:
1、体内驱虫主要是口服驱虫药物,狗主人可以将驱虫药物研成粉末,添加到狗的水和食物里面,狗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进食驱虫药;

2、体外驱虫主要是通过滴剂和喷剂进行驱虫,滴剂是将狗脖子处的毛发分开,沿一条直线滴完。喷剂是距离狗毛10-20厘米处进行喷洒,要将狗全身毛发喷透。
幼犬体内驱虫多久做一次
幼犬在出生20天左右可以进行
第一次体内驱虫。
6个月大之前每月进行一次,超过6个月大年龄后可以改为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,成年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。狗狗在一个月大时会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阶段,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,因此当它的年龄到达一个月就需要进行驱虫。
在体内驱虫期间,主人需要留心观察狗狗的粪便中有没有虫卵或者白色形状的异物。在日常饲喂中,主人不能直接给幼犬食用生肉,减少体内寄生虫感染几率。
狗狗体外感染寄生虫的概率会大一些,因为它的皮肤是时刻暴露在空气中的。而体内感染寄生虫的概率会小上许多,只要饲养者保证食物的安全和卫生,狗狗就不容易感染体内寄生虫,因此不必像体外驱虫那样频繁。
幼犬体内驱虫要在吃完食物3-4个小时后,喂完驱虫药后禁食
5、6个小时,以保证药效的发挥。驱虫后,有的肠胃较弱、体质较差的幼犬会出现呕吐、精神不振甚至发烧等症状,一般这种症状1-2天就可好转,如果持续几天出现这种情况,最好去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