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06-01
菜谱名称:粽子
1、粽子叶,要现在水中泡几个小时,以便增加韧性。
2、咸蛋是奶奶腌制的,非常入味。
3、把咸蛋煲熟。
4、只要蛋黄(可以流油的哦)。
5、栗子在开水中煮一煮,这样更好剥皮。
6、剥得很干净吧。
7、瑶柱要洗干净。
8、将瑶柱撕碎
9、准备好南乳,用来腌制五花肉的。
10、先将五花肉爆出香味
11、 爆炒有点金黄色就可以了。
12、倒入南乳,酱油,盐,糖腌制一个下午!
13、腌制好的五花肉!
14、淘洗好的糯米!
15、里面加上枧水,盐,油,然后搅拌均匀!
16、洗干净的花生。还有绿豆,眉豆(忘记拍照了)
17、将花生,绿豆,眉豆都倒进去和糯米搅拌。
18、所有材料的大合照。
19、每个地方包粽子的方法都不一样,我们这里一般都是3片叶子,然后用其中两张做成一个漏斗形,接着放上一层糯米,再来一层馅料,铺上一层糯米盖着。所有馅料都放好之后,用另外1张粽叶铺在上面,将多余的叶子折在粽子的底部,最后用水草绑紧就可以了。
20、一个粽子包好了。
21、包了一大盆。
22、放在大锅中煲5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捞出来了。
23、来两个看看。
24、剥开粽子叶就闻到一股香味了。
25、看看里面的馅料,呵呵。
1、补充能量:含碳水化合物,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2、提高免疫力:蛋白质: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,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。
3、祛脂降压:使血压更易控制,并使毛细管扩张,血黏度降低,微循环改善。能软化和保护血管,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。
粽子食用禁忌粽子清香淡雅,软糯滑腻,口味多样,颇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,油性及黏性较大,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所以不可贪食。粽子蒸或煮熟后,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,兼之其性温滞气,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,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:
1、心血管病患者: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,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的人吃多了,可增加血液黏稠度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,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
2、老人和儿童:粽子多用糯米制成,黏性大,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,极易造成消化不良。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,尤其是含有粗粮、薯类的粽子、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,吃时要细嚼慢咽,便于消化。
3、胃病、肠道病患者: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,使病情加重。过于油腻的粽子,也会引起消化不良、胀气,使疾病加重。
4、糖尿病患者: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如果不加节制,就会损害胰岛功能,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。
糯米做法技巧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;宜煮稀薄粥服食,不仅营养滋补,且极易消化吸收,养胃气。
糯米的作用有补虚、补血、健脾暖胃、止汗等作用
糯米食用禁忌糯米不宜与苹果共食,易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
花生的作用1.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,能增强记忆,抗老化,延缓脑功能衰退,滋润皮肤;
2.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;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是高出50倍,对多种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;
3.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,用助于防治动脉硬化、高血压和冠心病;
4.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,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,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;
5.花生纤维组织中的可溶性纤维被人体消化吸收时,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和其他物质,然后膨胀成胶带体随粪便排出体外,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存和所产生的毒性作用,减少肠癌发生的机会;
6.花生性平,味甘;入脾、肺经。润肺、和胃、补脾。治燥咳,反胃,浮肿,脚气,乳妇奶少,润肺化痰,滋养调气,清咽止咳之功效。主治营养不良,食少体弱,燥咳少痰,咯血,齿衄鼻衄,皮肤紫斑等病症。
花生食用禁忌适宜营养不良,食欲不振,咳嗽之人食用;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;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少者食用;适宜高血压病,高脂血症,冠心病,动脉硬化,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之人食用;适宜儿童、青少年及老年人食用,能提高儿童记忆力,有助于老人滋补保健;花生含油脂多,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,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;花生能增进血凝,促进血栓形成,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;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食;内热上火者不宜食用,因花生性燥,能使口腔炎、舌炎、唇疱疹、鼻出血等更加重,长久不愈;跌打损伤者不宜食用,因花生中有一种凝血因子,可使血淤不散,加重淤肿。
眉豆做法技巧1.眉豆一般作为粮食煮粥、制作豆沙馅食用;
2.眉豆作为粮食,与粳米一起煮粥最适宜;一次不要吃太多,以免产气胀肚。
眉豆的作用眉豆味甘、性平,归、胃经,有健脾化湿、化湿消暑、治疗水肿之效
绿豆做法技巧在挑选绿豆时,不能只看颜色,还要注意用手摸,或者少买一点,回家用水浸泡一会儿,如果水的颜色很快变深,就要引起注意,看是不是绿豆被染上了色。1.绿豆可与大米、小米掺和起来制作干饭、稀饭等主食,也可磨成粉后制作糕点及小吃;
2.绿豆中的淀粉还是制作粉丝、粉皮及芡粉的原料,此外,绿豆还可制成细沙做馅心;
3.用绿豆熬制的绿豆汤,更是夏季清热解暑的饮料;
4.绿豆不宜煮得过烂,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遇到破坏,降低清热解毒功效;
5.绿豆忌用铁锅煮。
绿豆的作用抗菌抑菌、抗肿瘤、
降血脂、降胆固醇、
解毒、
增强食欲、保肝护肾
绿豆食用禁忌如果想消暑,熬10分钟左右,只喝清汤就可以了;
要想解毒,则要熬的时间长点,最好把豆子煮烂,可以将豆子一起吃下。
五花肉做法技巧1.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;切肥肉时,可先将肥肉蘸一下凉水,然后放到案板上,一边切一边洒点凉水,这样切着省力,肥肉也不会滑动,且不易粘案板。
2.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,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,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,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,同时口味也欠佳。
3.猪肉应煮熟,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,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,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。
五花肉的作用补肾养血、
滋阴润燥
栗子做法技巧1.栗子可生食,煮食,炒食,或与肉类炖食;
2.生板栗巧去皮:用刀将板栗切成两瓣,去掉外壳后放入盆里,加上开水浸泡一会儿后用筷子搅拌,板栗皮就会脱去,但应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营养丢失;
3.栗子生吃难消化,熟食又容易滞气,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,每天最多吃10个就可以了。
栗子的作用1.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、矿物质,能防治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骨质疏等疾病,是抗衰老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;
2.栗子含有核黄素,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;
3.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,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,并能帮助脂肪代谢,具有益气健脾,厚补胃肠的作用;
4.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能够维持牙齿、骨骼、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,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,腰腿酸软,筋骨疼痛、乏力等,延缓人体衰老,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;
5.味甘,性温,入脾、胃、肾经;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;主治脾胃虚弱、反胃、泄泻、体虚腰酸腿软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金疮、折伤肿痛、瘰疬肿毒;
6.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,可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媲美,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,故又称为“肾之果”,特别是老年肾虚、大便溏泻者更为适宜,经常食用能强身愈病。
栗子食用禁忌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,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,腿脚无力,小便频多者尤宜;适宜老年气管炎咳喘,内寒泄泻者食用;糖尿病人忌食;婴幼儿、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者、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。